出生在医生之家,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工作28年,中共党员,淮河临床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先后在国家级学术会议及医学杂志上发表“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治疗体会”等二十余篇论文。面对采访和所获得荣誉,“这仅仅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平凡的事而已”,正在门诊忙碌的他用了三个“平凡”一概而过。他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老师,在他身上,师德与医德是紧密不可分的,慢慢的融为一体,他就是2019年河南大学师德标兵,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刘志强。
为师:立足讲台,尽职尽责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这句话是对刘志强老师最好的诠释。2007年,他临危受命,担任了医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参与到河南大学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工作中去。这之前他担任过科主任、医政科副主任,工作的不同、角色的转变又赋予他新的责任。在评估期间,他稳妥扎实、不事浮华,与全院职工一起战斗在评估第一线。每天从凌晨直到深夜,连续紧张工作,不落遗漏,全方位,为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必须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示范言行教育引导学生,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在教育这片沃土上,他不计得失、不计名利,不断温故知新,又不断倾囊相授。
师德在刘志强的字典里也不只是备好课,带好学生,更是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他实施了“两建”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荣获2016—2018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和2017—2019年度 “师德标兵”光荣称号。
于教:心灵相通,教学相长
刘志强老师常讲,“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自成蹊。教师的高尚人格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可以给学生撼人心魄的冲击,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对待学生工作他勤勤恳恳,投入了全部的精力,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工作中注重引导、沟通、协商、对话,他深知教育方式和理念要多种多样、灵活变通、贴近学生实际的重要性,将培养人才的高度责任感和关爱学生的真挚感情糅合在了一起,滋润着他的无数学子。年级上有几位同学沉溺于打篮球、上网、打游戏等,影响了学习成绩,甚至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正常作息习惯。对于这种情况,刘志强老师没有批评、惩罚他们,更没有放任、孤立他们,而是耐心地给他们讲学习的重要性和互相尊重的做人态度,同他们一起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引导他们自己从思想上认识到这种做法的错误性和严重性,最终帮助克服了缺点,成绩也有很大进步。
他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和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勤于思考、努力进取,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重、自强和自爱的信念,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刻苦钻研,去掌握知识的难点和要点。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的班级学生当中,考研率达到45%,读研率达到43.7%,保研率达到2%。
于学:不断学习,科教并进
刘志强医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8年,始终牢记“生命相托、健康所系”的神圣誓言,以严谨求实的学风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以仁者爱人的品德感动着每一位患者,不仅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更是广大患者的贴心人。他深知要服务好患者必须有精湛的技术,在医疗技术、技能上针对本专业的难题,不断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他主持开展的一针一片法治疗Ⅱ型糖尿病、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确诊LADA、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防治等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医疗效果。
针对糖尿病患者数量大幅度增加,给社会和病人造成沉重负担的实际,他参加全国2型糖尿病饮食及基础胰岛素治疗的观察性研究,并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知识宣传,针对不同类型从饮食、运动、用药、治疗、巩固、预防等方面开办讲座,免费发放资料,普及健康知识,还在糖尿病日、碘缺乏日走出医院开展大型宣传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医:坚守医德,不忘初心
今年刘志强主任再次服从安排,回归临床,担任门诊部主任,一方面积极配合医院的三甲复审工作,完成门诊部建章立制及改革,稳定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医改政策,建立糖尿病、高血压专全管理团队,探索双向转诊工作路径,为实现分级诊疗奠定基础,更好的服务患者。
在他心中,医疗、教育与科研并重。他对患者、对学生,同样重视,同样负责;对自己有信心,对同事有信心。他说,“医院三甲创建工作和三甲复审工作我都赶上了,这是一个循环,我还得继续学习,还得加倍努力,争取将跑赢的接力棒传给新人。”
“坚守大学精神,投身医者正道,砥砺人生品德,感悟生命沧桑”,这不仅是刘志强老师对同学们的寄语,也是他始终践行师德医德于一心的人生准则。又有一位门诊患者前来就诊,这时的他重新回归成一名平凡的医生,兢兢业业,无论春夏,不论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