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里的小诗人》中读到这么一首小诗:“我是一棵小树,妈妈是一只大鸟,大鸟飞去远方,小树慢慢长大,等大鸟回来了,小树给它一个家。”这首小诗,是山区的一位儿童在与母亲视频聊天后所写,内容让人深受感动。小作者拿到奖状,迫不及待地向妈妈展示,很快也得到了妈妈的认可与赞许。也许正是父母这一次的积极反馈,造就了小作者的独立健康地成长。父母作为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者之一,不仅为孩子提供着物质上的支持,也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提供着心理支持。其实,父母之于儿童学习的重要性,并不难解释。
早在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著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中就公布了这样的研究:对一所小学1至6年级的孩子进行了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则是普通智力测验。然后,在班级中随机选取了约20%的学生,并让教师意识到“这些学生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激发教师对这些孩子们未来发展的期望。8个月后,他们进行了第二次智力测试。研究发现,被期望的孩子,尤其是一、二年级的被期望孩子,在智商上有明显的提高。结果说明,成人的期望能够传递给孩子,产生一种鼓励效应,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著名的“期望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而且,儿童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察觉旁观者在场,并努力获得旁观者积极评价的能力。儿童认为旁观者对自己的看法非常重要,更倾向于展现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儿童往往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这种需求在他们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当儿童察觉到被期望,就会努力去满足这些期望,他们变得更加专注、努力,并展现出更好的表现,以符合期望。
心理学研究发现,他人在场提高了个体的唤醒水平或内驱力强度,仅仅是他人存在就足以提高个体的觉醒水平,从而促进个体的行为反应。后续研究还发现,当研究人员出现在实验环境中,儿童在记忆任务上牺牲更长的反应时间,以获得更高的准确率,即研究人员在场显著影响了儿童的行为表现。
从儿童希望他人陪伴的主观意愿来看,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更需要在学习时有人陪伴。但研究表明,这种希望他人陪伴的期望在小学二到四年级时已经基本稳定。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最常接触的群体包括父母、教师和同伴。在这些人中,父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那些依赖父母照顾的儿童来说,与父母保持亲近是最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事实上,儿童更喜欢与父母有关的线索和背景,这种偏好确保了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Nim等人(2019)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发表了一篇名为“Parental presence switches avoidance to attraction learning in children”的文章,该研究说明了,父母在场时,儿童会对那些原本表现出回避倾向的刺激,表现出行为倾向。该结果也再次说明父母陪伴显著影响着儿童的行为表现。
总的来说,他人在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认知方面的发展,比如记忆、注意、内在动机等。而这些心理因素对于儿童的有效学习尤为重要。父母作为儿童生活与学习中的重要他人,积极参与儿童的学习,不仅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也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进而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周丹丹,女,1989年出生,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数学能力发展与学习、数学游戏化学习及儿童学习动机、学习与发展。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主持省级项目2项,研究成果发表于 SSCI或SCI收录的期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Neuropsychologia, Brain and Cognition等,研究成果荣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作)、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