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正文   

EAP理念下的全员兴趣小组建设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15-10-28

一、项目开展背景

在高等教育日益走向社会中心的今天,高校教师承受着来源于社会、家庭、工作以及个人身心上的多重压力,再加上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很容易产生一些身体和心理健康上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教师生活质量和工作绩效。当前高校已经采取众多举措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大、高校对教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援助不够、中青年教师疾病不易早期解决等。基于这些需求和问题,国际教育学院工会认真履行工会职责,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心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发挥工会宣传阵地和活动室的作用,积极组织和开展有益于教职工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文体活动,促进学院精神文明建设,配合学院各个部门做好教职工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保护工作。然而,在我们前期的探索中发现,学院工会文体活动对教师身心健康的影响仍需进行针对性调整。我院教工的文体活动开展主要由工会组织,活动目的都是促进教工在体育文艺活动上的参与,并期望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效果。但由于缺乏一套有科学依据的系统化的文体活动机制,所以有时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活动效果。在实际的工作中,迫切要需一些创新手段来应对这些问题。

二、项目内容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帮助计划,是由管理者,或由工会团体、员工协会与咨询顾问公司、社会团体、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与个人签约,为员工提供帮助服务的总称 。用来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自信心等,是提高员工与企业绩效的有效机制。

“EAP(员工援助计划)理念下的全员文体兴趣小组建设”项目是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EAP概念创新应用于高校工会活动的设计中,意在以组织(即学院或学校)的工会活动作为合理的干预办法,来提升教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业绩,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达到教职工和学院及学校的绩效双赢。

本项目主要以国际教育学院工会活动中文体活动的设计作为切入点,拟通过对国际教育学院全院教职工个体情况的分析,收集教工文体兴趣需求,建设若干文体兴趣小组,如排球小组、羽毛球小组、外文歌曲合唱小组等,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兴趣小组活动模式,由学院聘请相关专业指导人员进行兴趣小组活动的培训和指导,并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成果形式。

三、项目措施

1.建立国际教育学院EAP项目数据库,为兴趣小组建立机制提供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访谈等形式搜集教职工兴趣、特长、需求等方面数据,为不同类型的教职工建立不同的数据库,掌握不同层次教职工的不同需求。例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年轻的教师往往更热衷于对抗性的文体活动,而年龄较大的教职工则偏重于培养兴趣类的活动;80%的员工通过调查问卷表示出了对唱歌这种文体活动巨大的兴趣。通过小组访谈形式对现有兴趣活动的效能进行分析,发现现有活动的不足和优点,为改进和加强兴趣小组机制提供依据。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原有的“国际教育学院教职工排球争霸赛”制度虽然已经存在,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训练,比赛效果不好,因而队员们往往缺乏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通过建立项目数据库,收集和整理了相关信息,为机制建立提供依据。

2.按照EAP执行模式中的内置式模式,建立长效活动机制,保证活动如期正常开展,达到预期活动效果:在前期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一些现有的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中间除了存在像缺乏专业指导,队员水平差异等客观因素之外,还有一些主观因素,比如队员们参加训练不及时,训练过程无人领导等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训练效率低下,队员热情降低,针对这一现象,学院工会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建立长效活动机制,进而来保证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第一,责任分解。确立各兴趣小组活动负责人,由小组负责人,负责组内教职工的训练和活动情况,保证小组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第二,奖罚分明。制定小组活动管理办法,对小组活动的相关要求作出明确规定,明确奖罚制度。通过制定管理办法,调动了教职工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活动的开展效率。第三,强化保障制度,对于活动当中出现的经费、人员、场地等实际问题,学院工会提供切实的保障,为各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3.针对教工兴趣、特长、身体素质等差异,聘请专业教练,在原有活动基础上组建更加广泛、更加专业的兴趣小组,指导教职工开展兴趣活动。

3.1组建男、女教职工排球队

常年聘请专业教练,每周三、五固定为教练指导训练时间,其他时间由队员自行组织训练。另外春夏秋冬四季举办常态化的“国际教育学院教职工排球争霸赛”,鼓励队员们热情参与。通过日常训练,队员们提高了球技;通过争霸赛,队员们培养团队意识。经过平日训练和比赛的磨练,队员们技能不断提高,团队意识不断的加强,在全校组织的排球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2组建“青年教师外文歌曲合唱队”

由于国际教育学院留学回国的年轻教师比较多,通过对教职工的兴趣、特长、需求等相关信息的搜集和调查,再结合青年教师的自身特点,学院组建“青年教师外文歌曲合唱队”,丰富青年教师的业余生活。平日里青年教师积极训练,通过各种形式提高歌唱技巧,例如举行教工卡拉OK比赛,通过比赛带动教职工的训练热情。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效果明显,队员们歌唱的专业技能大幅度提高。2015年5月代表学院参加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学校工会组织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教工合唱比赛”,并在比赛中取得了明伦校区预赛第一,全校决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3.3组建学院教职工毽球队

由于国际教育学院女教职工比较多,学院结合女教职工的身体素质,家庭状况等具体情况,组建了国际教育学院毽球队。毽球队队员们同心协力,积极训练,不断切磋技艺,提高训练水平,在训练的同时也收获笑声、健康和友谊。毽球队队员们齐心协作,多次在学校工会组织的教职工毽球比赛中斩获佳绩。

3.4组建教职工跳绳兴趣小组

跳绳活动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时间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无论是两鬓斑白的老教师还是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都能参与其中。因此学院组建跳绳兴趣小组,按照教研室分组,定期举行个人小绳和团队大绳比赛,丰富教工活动,增强教工体质。通过跳绳比赛,教职工不仅增强了自己的体质,也提高了整体的配合度。

3.5创建读书兴趣小组

教职工在平日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接触更多的是专业的书籍,在闲暇之余,品读诗书,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丰富工作之外的生活。根据这一特点,学院工会创建读书兴趣小组,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小组成员每两周聚集一次,品读诗书,交流感受;并且坚持每月写书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同时兴趣小组成员积极参加学校工会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多名老师在“女教职工读书活动中”获得奖项,学院也多次荣获“优秀组织奖”殊荣。

4.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挖掘文艺骨干。学院工会通过开展小组兴趣活动,不仅丰富了学院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发掘并培养文艺骨干,为学校工会活动输送文艺人才。

4.1充分挖掘教师潜力 在各个兴趣小组的日常训练中,除了对教职工开展基本训练,同时更注重挖掘教工潜力,提升教职工开展活动的专业技能。例如在青年教师外文合唱队的日常训练中,通过专业教练的耐心指导,队员的声音潜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许多年轻教师通过训练,在音域音准等方面甚至能够达到专业的水平。

4.2整体训练与个别培养相结合 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根据教职工角色差异、水平高低等情况,实施不同的训练方案,对在活动中担任特殊角色的教职工进行单独的专业训练。例如教师外文合唱队在进行日常训练中,针对团队当中的领唱、指挥等特殊角色,教练会进行单独的强化的训练。

4.3鼓励教工积极参与学校工会活动,树立积极竞争意识 学院工会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参与学校工会活动竞争,使得一批学院文艺骨干在学校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得学校工会关注。

四、项目反馈

1.营造轻松环境,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工会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密切联系了教工之间的关系,营造出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日常环境;同时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教工的集体意识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彼此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在工作中更加懂得相互配合,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另外,国际教育学院留学归国的年轻教师较多,如何使年轻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尽快稳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工会兴趣小组开展的各项活动,年轻教职工能够更快的融入学院集体,增强归属感;同时密切了他们与集体的关系,加快年轻教师与学院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的进程,有利于学院各项工作的稳定。

2.提升国际教育学院在全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教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院的文化软实力。通过建立兴趣小组长效活动机制,小组成员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专业技能、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而提升了学院在全校各项活动中的竞争优势,在学校工会或其他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屡获佳绩。通过比赛使得国际教育学院在全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度提升;教工在比赛中也形成了积极向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提升了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学院形成良好的院风,提高学院的文化软实力。

总之,通过在EAP理念下建立全员文体兴趣小组项目的开展,学院工会的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教职工兴趣盎然,参与工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学院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和谐的环境,教职工参与工作的热情高涨,工作效率提高;同时,通过活动发掘了一批文艺骨干,通过各种形式向学校发掘和输送了文艺人才,为学校整体的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另外,通过该项目组建的活动兴趣小组,在全校各项比赛中均获得不俗成绩,在向全校师生展现国际教育学院良好精神风貌的同时,也提升了学院教职工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为提升学院文化软实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版权所有 © 河南大学工会 工会信箱

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107网站工作室制作 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