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河南大学工会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思想引领“汇合力”、民主管理“激活力”、典型示范“搭平台”、多彩活动“聚人心”、维权服务“暖民心”、改革创新“强本领”,努力把工会建成“团结、民主、发展、温馨、快乐、活力”的教工之家,以新时代新作为开创一流工会工作新局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信念之基,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河南大学工会以强化思想引领为核心,通过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引导教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汇聚起推动学校发展的磅礴力量。
一是创新理论学习模式。构建“思政+文化+新媒体”宣传矩阵,以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在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校110周年等重要节点,开展“悦读新思想 永远跟党走”“悦读新思想 喜迎二十大”等系列经典诵读、主题征文和演讲活动,选送的作品喜获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经典诵读活动一等奖、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理论征文活动一等奖、河南省职工经典诵读活动一等奖等诸多荣誉。联合学校党委宣传部打造“歌声中的党史”“戏剧中的党史”等特色“红色思政课”,通过“青春为党歌唱”青春歌会、“人民万岁”交响乐演出、《马可在烽火硝烟中的青春故事》等活动,让红色文化浸润人心。
二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着力构建教职工荣誉体系,与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协同开展师德标兵及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工作,选树出一批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先进典型。同时,积极推选优秀集体与个人申报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在我校教职工中,国家级和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以及中原标兵、优秀工匠人才、师带徒标兵等屡见不鲜,宛如星河闪耀。通过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效激励全体教职工见贤思齐、奋勇争先。
三是深化实践育人成效。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行动,将其作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载体。五年来,学校整合科技、人才、智力资源,消费采买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定点帮扶地区嵩县如期脱贫摘帽,多次荣获省级“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称号。通过实践活动,引导教职工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强化民主管理,畅通参与渠道,助推学校蓬勃发展
河南大学工会通过完善制度、创新载体,保障教职工民主权利,让教职工真正成为学校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一是健全教代会制度。坚持教代会作为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核心平台,审议通过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制度文件。建立网络化提案处理系统,规范提案撰写、立案、签发、交办、办理、答复、评价全流程,开展中期集中督办、检查。五年来共征集提案310件,立案142件,落实率达80%以上,确保教职工关切问题“有回应、有落实”。
二是拓展民主参与途径。组织教职工代表参与学校重大项目工程验收、质量监督,以及郑州校区建设等重大事项的民主管理与监督。发挥教代会代表团“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代表深入基层调研,围绕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全面落实基层二级教代会制度,将其建设情况纳入工会工作考核,强化学院民主管理与监督功能,让教职工的“金点子”转化为学校发展的“新动能”。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保障。修订教代会各委员会职责,明确工作边界与协作机制;开展代表提案知识和能力培训,提升提案质量;通过制度建设确保教职工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
三、关注发展需求,搭建成长平台,赋能人才队伍建设
河南大学工会紧扣学校“强理振文,新工新医”办学主线,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助力教职工成长成才,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添砖加瓦。
一是打造创新工作室集群。制定劳模(技能人才)工作室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学校优秀工作室获批省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组织“劳模进企业”活动,搭建访企拓岗桥梁,为毕业生实习就业开辟新途径。
二是搭建职工技能提升舞台。以“聚焦一流,岗位建功”为主题,与学校教务处等部门合作举办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五年来,5期竞赛选送172名优胜选手参加省级比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51项,6人获评“河南省优秀教学标兵”,34人获评“河南省教学标兵”,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是促进多领域交流合作。联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学科交叉论坛、学术交流沙龙,推动跨学科融合;与郑汴两地企业工会开展结对共建,组织青年人才、骨干教师进企业,服务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在学院青年教工中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激发青年教职工创新创造活力。
四、坚持精准服务,传递组织温暖,增强教职工幸福感
河南大学工会以“暖心工程”为载体,聚焦教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让教职工感受“家”的温暖。
一是做实生活保障。根据学校财力情况,用足全国总工会、河南省总工会关于基层工会职工集体福利政策,提高福利发放标准,满足广大教职工殷切愿望。推动“送温暖”常态化,五年来慰问困难教职工321人次,慰问生病住院、子女参加高考等教职工161人次。疫情防控期间,慰问驰援武汉医疗队员及其家庭,筹措资金为教职工购买防护用品。
二是关爱身心健康。关注女教职工权益,开展专项体检、“三八” 主题月、女教工读书活动和 “女博士论坛”,举办 “知识魅力大讲堂” 系列讲座。组织教职工参加省市工会青年联谊会,为200多名单身青年教师搭建恋爱交友平台。实施劳模疗休养制度,做好引进人才、新进教职工工作生活调研,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助力成长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关心教职工职业发展,为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的教职工提供针对性支持。协同做好教职工体检、住院探望等工作,让教职工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增强幸福感和归属感。
五、丰富文化生活,培育特色品牌,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河南大学工会以“创牌工程”为引领,打造多元化文化活动平台,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是打造大型品牌活动。组织近3000人参加教职工健身操舞比赛献礼建党百年,4000余名教职工参与健步走开启110周年校庆倒计时。每年交叉举办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全校性体育比赛,50余支代表队、500余名队员参赛,带动校园文体活动热潮。
二是培育特色品牌活动。会同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等为各年龄段教职工提供订制化体育美育指导,倡导“人人有文体爱好,月月有文体活动”,让教职工在活动中增强体魄、陶冶情操,提升生活品质。
三是发挥协会带动作用。依托19个教职工文体协会,每年开展各类比赛活动几十场,积极参加全国、省市赛事,获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气排球比赛第5名、省工会乒乓球比赛团体冠军等多项荣誉。各分工会结合自身特点,开展趣味运动会、健康讲座、迎春游艺、插花采摘等活动,满足教职工多样化需求。
河南大学工会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持续强化思想引领、民主管理、精准服务、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学校发展,为建成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一流大学贡献工会力量!
(作者系河南大学工会宣传教育部部长)
全文转载自:《中国教工》(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2025年第9期